6t体育官网读懂一张照片,也想读懂照片背后的创作者。长久以来,拾城习惯将照片用平铺直叙的方式展现在观者面前,让他们替摄影师说话,现在,我们将这些习惯于埋头在相机背后的摄影师拉到照片前,听他们的故事,去理解藏在照片中的、他们看待事物的方式。
相比于摄影师,我更喜欢被称为摄影爱好者。因为这意味着,我可以无拘无束地拍照。我拍风景,拍城市,拍一些少为人知的角落。摄影于我而言,是一种探索世界的工具,每次拍下来的画面,都一层层地堆砌我对世界的认识。
蔡山海:在你眼中,广州是一座怎样的城市?拍了这么多年广州,对摄影的想法以及内心有什么变化或感受吗?
我拍摄广州的过程,也是我认识广州的过程。从最早的珠江新城的高楼大厦,到老城区,再到城中村。拍下来的画面,会给我提供对这个城市新的认知。有了新的认知之后,又更新了我的拍摄计划,一层层地堆砌我对这个城市的认识。
越来越难以用三言两语来概括这座城市。作为一个常住人口接近两千万的城市,你会发现,在城市不同的居民群体身上涌现出截然不同的气质和面貌6t体育官网。他们之间既有交融,又有隔阂,不是常用的如“包容”之类的词语可以简单概括的。
摄影对于我来说,更多的是一种创作和表达的工具。我对摄影在艺术上的成就没有追求。
我的拍摄计划都是从我的身边衍生出来。目前还是围绕我生活的城市广州为主。对于我的家乡潮州,我也想做一次相对系统的拍摄,但是暂时还没想到比较好的切入点。因为目前在关注古建筑,也萌生了拍摄国内一百个古塔之类的想法。
吴淡宁:爬楼拍摄能获得更好的视角,但又有一定风险,对于这样的摄影方式,网上也略有争议,你对此怎么看?
其实城市的大部分天台,包括写字楼和居民楼,都是没有对外开放的。在爬楼过程中还是尽量做到少打扰楼栋的居民,不要去破坏现场和做一些危险的事情6t体育官网。
康昊:相对于更容易获得高机位视角的无人机,你为什么会选择费力不讨好的爬楼方式?
我在2017年入坑航拍,也算是广州相对早玩无人机的一批人。当时买无人机的目的就是对爬楼的拍摄进行补充。
相比于爬楼而言,无人机航拍的目的更明显,是直接奔着结果的。而爬楼,是身临其境的,这一过程也是对摄影的享受。就像是电影《白日梦想家》结尾观看雪豹的片段。
从技术方面来说,由于无人机的续航和快门传输的延迟,对于瞬间的抓取的能力远不如一台在等待的相机。对于在城市飞无人机而言,往往需要一个开阔的空间,有时候爬楼飞无人机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崔力:听说除了国社,南方系应该是重大事件参与感最强的媒体,是吗?平时工作拍摄应该也非常多,但是很少见你发广州之外的拍摄内容,对于业务和爱好,你怎么平衡。
我们报社的业务还是以广东为主,全国性的重大事件也会派人去现场报道。随着这两年单位的转型和我工作类型的转变,现在是比较少机会参与这些报道,当然了,我依旧挺向往现场的。
周馨:你喜欢摄影,为什么现在做视频记者?是自己的选择还是工作的安排?在一些很有摄影画面的场景或瞬间,你如何平衡视频与摄影?
在2018年,报社这边开始招视频记者,我才有了这个机会来从事现在这个工作。在此之前,拍摄对于我来说只是一个爱好。
平时在单位的工作,还是以视频优先,看到合适的画面也会拍下图片。但我个人主要的摄影计划,基本是工作之外的。
周馨:从2020年起,广州迎来了新一轮城中村的改造,我也看到不少摄影师在拍摄,你的记录与别人有什么不同?有没有创作思路或主线?
因为我是从风光摄影入门的,所以我是从景观方面入手,进行拍摄城中村的。这方面的内容包括已经发布的《俯瞰视角的广州城中村》和《广州|拆迁停滞的城中村》。
微观方面的记录,我也在持续。关于这方面我挑选了几个代表性的村子,在空余的时间,会去走走。近期也在做整理复盘,以完善拍摄的内容。
周馨:你有多篇点击量10W+的文章,你分析过为什么这几篇会有这么高的流量吗?你觉得作为摄影师,什么样的照片能吸引人?
在公众号三篇超过10w+的文章,复盘了一下,都是地域性(图片内容限定于广州)、统一的图片风格、有吸引力的内容这三者的结合。
其实对于好照片的抉择,平台、阅图者和摄影师会有各自的看法。我觉得摄影师还是要坚持自己的想法去创作。在图片的编发上,可以下点心思,让自己的作品能够有更高的传播度。在互联网平台展示个人作品,摄影师同时也是自己的图片编辑。这种图片编辑的思维,反过来也会影响和指导摄影师的创作。
倪黎祥:看你的照片属于“爬楼党”,公众号却是“爱走路的人”,相信也会经常扫街。俯瞰和平视,不只视角不同,更关乎创作方式、投入和态度,你更倾向哪个,或者如何平衡?姜豪:爬楼是至上而下的观察,日常的视角又是融入在人群之中,你是如何处理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拍摄方式?你更喜欢哪一种?
我的公众号是14年申请的,当时就是作为一个闲暇时间扫街的记录。我真的很喜欢走路,我觉得走路是认识世界的最佳方式,所以当时把公众号取名“爱走路的人”。
在2015年开始爬楼拍照。爬楼拍照是我真正入坑摄影的方式。我觉得扫街与爬楼,这两者的本质上,都是对世界的探索。我在广州爬楼和航拍,最多是在15年到19年的那段时间,因为爬楼和航拍是从一种相对宏观的视角观察世界,从宏观的角度,对景观的探索是容易枯竭的。
在此之后,我更多地选择回归街头,回归日常的视角,去探索这座城市。包括今年刚刚推的《广州塔收集计划》这一系列的照片,更多是以扫街为主。
其实这两种拍摄方式,一直都在我的摄影生涯中有所交融,但不同阶段有不同的侧重点的选择。我更多是以工具来看待这两者。爬楼和航拍、或者街头的视角,都是根据拍摄题材的具体需求来选择。都是我喜欢的拍摄方式。
浦峰:作为爬楼党首领,你们有发展目标吗?怎么维系社群的?目前社群能盈利吗?和拾城的模式有何区别?有什么是拾城可以借鉴的?
所谓的“爬楼党首领”,是早年在500px的本地社群里,当了群主,然后被媒体以讹传讹而形成的名头。随着这几年我不怎么爬楼,我现在在这个圈子已经是差不多隐身的状态。
爬楼圈作为一个风光社群,在拍摄的题材上会有相同的爱好。包括机位和天气,这是每日必讨论的话题。圈子里大部分都是业余爱好者,成员的进入和离开都是松散的,社群并没有盈利的要求和目的。
拾城的话,我感觉就是摄影师的类型比较多,每个人拍摄的题材和风格也有所差异。希望能够有机会听到更多的摄影师的分享。
2019年1月19日,广州,拆迁中的冼村被铺上了绿色的防尘网。 拾城 陈冲
最近在看约翰·汤姆逊的《中国和中国人影像》,感受到了关于影像的返璞归真的记录方式。
除了一些长期的题材,我的拍摄灵感基本来源我日常的漫游。我喜欢到处走走,看到有意思的内容就记下来,然后在合适的时候再过去拍摄。
这几年6t体育官网,我还对传统民居和南方的民俗感兴趣,这些都成为我的拍摄对象。然后顺藤摸瓜,我也会去找一些建筑学和人类学方面的书籍。这些书籍不一定会对我的摄影有帮助,但也是我通过摄影渠道去了解世界的方式。
跑步是我这几年在坚持的运动,我隔一天要跑一次10公里。对于我来说,这是生活必备的调节。我会在10公里的路途中观察世界,思考自己。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
在线客服
电话咨询
官方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