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B体育常年上夜班,十几年没睡过一个囫囵觉,头一天眼睛里的血丝还没有消除,第二天又开始挑灯夜战,她的微信名是“夜行者”。
不管加班到多晚,第二天清晨又迎着朝阳,元气满满地出现在单位,她曾说,热爱和责任,可抵所有疲惫。
她,就是阜新市传媒中心原党委副书记、总编辑魏彤欣。用一辈子的执着与奋斗,向下扎根、向上生长、向阳而生,为时代鼓与呼、为奋斗聚力量。
一生为党的新闻事业活着,魏彤欣用宝贵的生命诠释着忠诚与信仰、责任与担当。
她是随时都不在家的母亲,家庭聚会经常缺席的那一位,在城市沉睡时行走的“夜行者”……
热爱和责任,让她成为一路向前、不知疲倦、无惧险阻的那一个。在一线、在现场OB体育官方网站,用镜头、用笔端、用声音,记录时代的进步、城市的变化、身边的感动。
魏彤欣曾在朋友圈解释了“夜行者”的由来:当年在总编室,每天都要工作到深夜或凌晨,所以给自己起了这个网名。但不管多么紧张、疲惫、辛苦,也无法抵消她心中的那份热爱与责任。
2005年8月,魏彤欣担任阜新日报总编室主任,从这时起每天上夜班,从稿件的观点、立场,到整体架构、细节处理,从数字、图表到字号、字体,事无巨细,亲力亲为,如陀螺一般高速地运转着。阜新市传媒中心党委副书记、总编辑孙希强说,夜班是新闻采编流程的最后一道关口,不容有失,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是工作常态。
这是一段魏彤欣女儿的回忆:在我很小的时候,家里总是码放着一摞摞报纸,我像寻宝一样趴在上面找妈妈的名字。有时半夜醒来,看到书桌上的台灯依然亮着,妈妈还在伏案写稿。上了中学,上完晚自习回到家发现,妈妈还在单位上夜班。即便到了高三,我也不是家里最辛苦的那一个。
这是魏彤欣对女儿的真情告白:成为新闻人是妈妈一生的骄傲,为了肩上的责任和心中的热爱,即使披星戴月超负荷工作,妈妈也无怨无悔。
“付印,下班!”2019年9月30日3时47分,魏彤欣发出这条朋友圈,那份职业的自豪感溢于言表。
一路夜行,让她见惯了凌晨静谧而安详的阜新城OB体育官方网站。如今,这位夜行者已化作夜空中那颗最亮的星星,清晨时那抹最靓的彤云。
家人、同事和朋友的含泪讲述,在清晰还原魏彤欣人生最后轨迹的同时,映射出她的品行操守,照见她一生的挚爱追求——
2023年2月初,魏彤欣被确诊为肺癌晚期。当时,她正和同事们策划总计20块版的“绿水青山润阜新”系列报道。得知病情后,她一边积极治疗,一边忘我地工作,把病房当成办公室OB体育官方网站。她说:“工作是最好的止痛药。”
阜新市传媒中心副总编辑佟文杰说:“魏总编历经3次化疗,身体异常虚弱,到后来说几句话都要吸氧。大家心疼她,劝她多休息。可她不听,只要还有一点点气力,立马开工。”
2023年整个5月,魏彤欣都在高强度的工作中度过,每天和同事微信交流近千条之多。佟文杰记得,5月11日,为了“绿水青山润阜新”的一个“润”字,两人在微信里讨论了一个小时,当时她刚刚做完第二次化疗,躺在病床上还发着高烧。
为让魏总编的职业生涯画上完美的句号,全体编辑记者都憋着一股劲儿,齐心协力、日夜奋战。6月5日,“绿水青山润阜新”系列报道首篇面世,魏彤欣当即转发。6月19日,转发新篇,并配发评语:“每读一遍都会感到震撼”。9月26日,报道收官。其家人回忆说,她甜甜地笑了,发出生前最后一条朋友圈。本来还想写句评语,可是手抖得厉害,一个字也敲不出来,只能遗憾作罢。
此后,她的病情急转直下。10月29日,已经双目失明的魏彤欣给中心领导打来最后一个工作电话,建议加大培养使用年轻干部的力度。“我的身体不行了,但是党的新闻事业要后继有人。”去世前半个月,魏彤欣给阜新市传媒中心报社采访部部长张玉飞打电话,嘱咐她:“一定要带好队伍。”
公者千古,私者一时。阜新市委宣传部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部长、市传媒中心主任孟庆辉说:“她热爱新闻不是三分钟热度,而是用一辈子去完成的承诺。”
魏彤欣的名字,有旭日东升、欣欣向荣之意。向前走,迎着光,迎着希望,造就她乐观、豁达、要强的个性。在同事眼中,她性格开朗、有亲和力、善解人意,没有一丁点儿架子,大家都习惯称她为“小魏”“魏姐”。记者陈力华回忆说:“她说话时总是面带笑容,身体微微前倾,认真地听对方讲话,这份尊重令人感动。”
90后记者姜楠眼中,爱笑的魏彤欣很“暖”,有种让人安心的力量。在参加“好记者讲好故事”活动时,姜楠紧张得手直抖。魏彤欣拉着她的手笑着说:“我相信你,一定行!”获取“能量”的姜楠从容登台,圆满完成了比赛。
斯人已逝,英名长留,佳作永存。魏彤欣温暖的笑容,鼓舞着新闻战线的后来人。多年前,魏彤欣写过一段激越有力的文字:“我们生逢在这个气势磅礴而又大有作为的时代,场景更加壮阔,舞台更加宏大,我们应该用笔、用心、用燃烧的激情,去书写新时代的传奇。”
原标题:《《辽宁日报》头版刊发《不知疲倦的“夜行者”——记阜新市传媒中心原党委副书记、总编辑魏彤欣(下)》》
在线客服
电话咨询
官方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