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体育原标题:红河哈尼梯田摄影家心中的“诗和远方”
哀牢茫茫,红河滔滔,红河哈尼梯田四季如画、景象万千。20世纪90年代,红河哈尼梯田“养在深闺人未识”,默默地沉睡在哀牢大山浓浓的雾海里。随着法国人阎雷等一批摄影家,通过照片把神秘美丽的梯田展现在世人面前,国内外的各大专家学者、游客、摄影家纷至沓来。法国人类学家欧也纳博士称赞道:“哈尼族的梯田是真正的大地艺术,是真正的大地雕塑,而哈尼族就是真正的大地艺术家!”
红河哈尼梯田是我国第一个以民族名称命名的世界文化遗产B体育,第一个以农耕、稻作为主题的遗产项目,也是以哈尼族为代表的各族人民同垦共创的梯田农耕文明奇观。申遗成功10年来,红河哈尼梯田依然保持着完好的生态、极强的生命力,活力四射。为人类历史文化遗产宝库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曾经,要想捕捉到红河哈尼梯田日出的美景,摄影家张朝福提前一晚就到拍摄点旁边的村子住下。如今,车子能直接开到梯田边,这让张朝福记录梯田美景的“步伐”轻快了许多。
在张朝福的镜头里,曾经寸步难行的“泥水路”、“脏乱差”的公厕等“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整齐美丽的村庄。如今,被定格下的几千幅梯田作品已经被张朝福封存进一本本厚厚的相册。“每次翻看都似一部无声电影。”张朝福感慨道,每一次拍摄都能感受到梯田的震撼,日积月累,便成了红河哈尼梯田10年翻天覆地变化的有力见证。
自1999年,张朝福便开始使用胶片相机,用镜头来记录身边的人、事、景,拍得最多的就是红河哈尼梯田。“站在多依树观景台,看梯田各不相同的四季之景,感受属于四季的独特韵味,每一刻,都有转瞬即逝的风情,每一块梯田,都有属于自己的故事。”张朝福说,“随着现在生态环境越来越好,拍出的美照也越来越多了。”
张朝福记录下的,其实不仅是红河哈尼梯田的变化,更是我州践行习生态文明思想的最好诠释。
落日时分,当余晖洒向水面,光影之下梯田令人惊艳的曲线仿佛天空之境一般如梦如幻,坐落在其中的阿者科村,如童话小镇,静谧美好,又多出了几分绚烂璀璨。摄影家甘与汇将该画面定格,并将作品命名为《夕阳余晖》。
“我在梯田拍了无数次日出日落,最喜欢的作品之一就是《夕阳余晖》。”他说,这张照片是凭借对红河哈尼梯田片区天气的长期观察及反复踩点拍摄所得。该作品在首届哈尼梯田无人机摄影(像)大赛中被评为二类推荐作品,成了宣传红河哈尼梯田的众多优秀摄影作品之一。
来到红河哈尼梯田,奔赴一场云与光的浪漫邀约。梯田边天光云影、色彩斑斓,母亲收割稻谷,小孩捉鱼嬉戏被无数次定格在甘与汇的作品中。其中,作品《丰收》在“我爱我的祖国”微电影、摄影作品大奖赛中获得摄影三等奖,这让他拍摄红河哈尼梯田的动力更足了。
1997年,喜欢摄影的马俊勇从父亲手里接过相机,拍下第一张梯田的照片,从那时起,他便与镜头为伴,与红河哈尼梯田为伴。
20余年里,马俊勇的摄影作品涉猎范围广泛,红河哈尼梯田的旖旎风景与丰富人文,多彩的民俗活动都是他钟爱的创作题材。“梯田作为构成哈尼文化的灵魂,是哈尼人民族精神的象征,而各类民俗活动,无一不是衍生自梯田。”马俊勇说,“近年来,元阳梯田开秧门农耕文化实景展演、中国农民丰收节元阳稻花鱼丰收节活动等民俗活动已成为常态,我们拍照的同时,也深深感受到了生活越来越好的变化。”看着作品里一张张笑脸,他情不自禁地笑了。“这种不加掩饰的美最打动人心。”马俊勇说。
“群众的生活越变越好B体育,也更能捕捉到他们的笑脸了。”摄影家罗正恒也有着同样的感慨。他说:“以前,在群众的脸上,看到更多的是无奈的笑,而现在,群众的生活面貌焕然一新,喜悦之情从内心迸发,洋溢在他们的脸上,那是他们最线年间,红河哈尼梯田成为很多摄影爱好者向往的“诗和远方”,红河哈尼梯田的故事正通过摄影家的镜头生动呈现。
追光逐影,生态环境的改善B体育、农民丰收的喜悦、回迁群众的幸福笑脸、万鸟栖息的珍贵场面都定格在摄影爱好者们手中的相机里。特别是申遗成功以来,他们用精美的图片、多彩的视频,展现红河、宣传红河、推介红河。驾车、徒步,越来越多的摄影爱好者们用脚步丈量着红河哈尼梯田的每一个角落,将美丽红河的精彩时刻记录下来,传播出去。(常一鸣 尚秋媛 师洪亮 杨学兵)
在线客服
电话咨询
官方微信
返回顶部